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扶贫

大山背后铺就的“芳菲路径”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05 11:34:22

记者 马振东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卡格图山、宗务隆山脉以北,当金山、祁连山脉以西南之间几万平方公里空旷的原野,当地蒙古族人习惯称之为“伊克拉儿”,蒙语意为大山背后,绵延数百公里的山峦和草场把这片土地和德令哈市远远地隔开……

坐落在这里的伊克拉村因为产业结构单一,曾经“民穷村弱”。这个以蒙古族为主的纯牧业村,88户227名牧民分散居住在德令哈市的北山地区,仅残疾人就有近20人,外加34名60岁以上老人,村里的负担沉重,村民的日子“紧巴”。

如何在大山背后走出一条特色产业之路?

“以前村里也搞过种植、搞过养殖,但都没有成功,不是破产了,就是想法还没付诸实践就‘流产’了,村民早已失去了信心。”从伊克拉村第一书记杨雪景口中得知,伊克拉人从未放弃过走出大山的愿景,无奈山高路远,困难重重。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伊克拉村驻村工作的启明夫发现,在德令哈没有专门从事民族工艺雕刻的店铺。“既然之前的产业路子没走通,我们何不另辟蹊径,在放牛放羊之外靠民族文化为牧户们开辟出一个新产业?搞些新东西,要走就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伊克拉村是蒙古族村,但村里会民族工艺雕刻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要想打造一支“永久牌”雕刻队伍,就得确保产业发展后继有人。

“那段时间村里的驻村干部先是自学、然后又找来老师傅带着我们学,可是,集体经济曾经的失败给村民留下的阴影仍在,雕刻加工厂正在筹备不少人就打起了退堂鼓,还好我们坚持了下来。”村支部书记才仁东德布说,那一年自己还只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返乡后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支队伍,他隐隐约约的预感到这或许是带领乡亲们走出大山背后的一次重要机遇。

5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为筹建民族工艺雕刻基地铺了底。在村干部们“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不少牧户们也把“家底”掏出来充作股金,很快拢在一起的30万元股金,使民族工艺雕刻基地于2016年夏天挂出了牌子。

看着雕刻基地的“招牌”高高地挂了起来,一辈子靠着草场吃饭的牧户们心里还是“不踏实”——“就在这木头板板上刻刻画画能换来钱?一辈子积攒下的积蓄可不能打了水漂呀。”

“没想到真金白银来得这么快”。当年8月,第一批成品面向市场,就得到了不错的反响。民族文化释放的异彩,很快让伊克拉村的乡亲们“把心放到肚里了”。

哪有那么多开张就红火的生意?这一切还不是因为驻村干部会同村委会人员早早把“功课”做到了头里。

从项目的筹备阶段,村里的干部们就跑遍了德令哈市的角角落落,发现当地为数众多的蒙古族群众对特色民族工艺雕刻有很大的需求量。

“栽下梧桐树,不愁凤凰来”,村里把懂得电脑刻绘的蒙古族返乡大学生才仁东德布引进了雕刻基地,并让他挑起大梁,负责雕刻基地项目的实施。

“当时为了学到雕刻技艺的‘绝活儿’我还专门去了甘肃省的肃北雕刻厂,学习掌握了颜料调和、半成品上色喷漆的手艺,回来又手把手教给村里在雕刻基地务工的年轻人。”肩负着祖辈们走出大山的愿景,才仁东德布一刻都不敢停歇。随着一件件具有德都蒙古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源源不断地走进市场后,雕刻厂当年即盈利9万余元,带动村里的年轻人在稳定就业的同时,掌握和传承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

为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宣传难题,才仁东德布和股东们通过网络推广雕刻产品,公司有了自己的公众号、电商平台,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渐渐地订单越来越多。

在才仁东德布和股东们的努力下,公司也日渐繁荣,现在不仅实现了10万多元的年收益,解决了部分劳动岗位,每年还为蓄集乡的27名脱贫户分红近2万元,实现了企业良性发展的局面。

“我们已积极争取2019年度州级50万元援青资金项目,项目实施后,预计在今年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分红4万元。”谈到下一步发展计划,才仁东德布信心满满。

曾经,大山深处的牧民们居住分散,各过各的日子。一个小小的民族工艺雕刻基地,不但让牧民们增加了收入,还把村民的心聚到了一起,劲拧到了一处。

从传统畜牧业到发展民族文化特色产业,从创业之初的蹒跚起步到带领群众共同增收,伊克拉村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铺就出了通向一条大山之外的“芳菲路径”。

阅读下一篇

大山背后铺就的“芳菲路径”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