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脱贫攻坚 >

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论纲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05 11:49:38

摘要 

经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国减贫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际,全面梳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进程成就,系统总结这条道路的形成发展与时代特征,深入凝练这条道路的全球价值,分析展望这条道路的前进方向与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历程成就 时代价值 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国情,适应贫困演变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施不同战略政策,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发展的。

(一)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让人民吃饱穿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目标,由此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大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制定和实施不同减贫战略及政策体系,不断推进减贫道路的发展、取得新成就。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7年),中国减贫实施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战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工作的目的是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供物质保障和奠定制度基础。为此,从宏观上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减贫措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土地改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等来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另一方面初步构建了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如对“五保户”、特困户实行实物救济。这一系列减贫政策的实施,大幅增加了粮食产量,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为缓解贫困创造了基础性条件,但农村贫困问题仍然突出。按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以乡村户籍人口作为总体推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人。救济式扶贫尽管为广大贫困人口的临界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但“输血式”扶贫难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普遍性绝对贫困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八大(1978-2012年)这一时期,中国在各个历史阶段制定不同减贫战略,保持与国家整体发展同步,不断推进减贫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减贫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其贫困特征的演变,中国的减贫战略政策体现出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1978-1985年、1986-1993年、1994-2000年和2001-2012年四个阶段。

从1978-1985年,实施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减贫的战略。这一战略实施的宏观背景是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这一阶段的扶贫战略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农村土地、市场、就业、金融等制度,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带动减贫。另一方面,开启国家专项扶贫的试点探索,一是实施“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专项扶贫计划(1982年),二是实施以工代赈(1984年)、改善农村教育社会政策,开始开发式扶贫实践。三是以《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84年)颁布为标志,专项扶贫工作全面开启。这一阶段缓贫效果明显。

从1986-1993年,实施区域开发式减贫战略。这一阶段贫困的主要特征:一是贫困人口区域集中,二是区域性贫困与群体性贫困并重,三是贫困问题的综合性突出。与此相适应,国家瞄准重点区域实施扶贫战略,这一战略的要点是:成立专门化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计划(1986年),推动扶贫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同时,构建实施“区域发展带动减贫”和“开发式扶贫”战略政策体系。相比上一阶段,缓贫效果有所下降。

从1994-2000年,实施综合性扶贫攻坚减贫战略。这一减贫战略的重点和主要政策,主要体现在国务院1994年4月印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该计划力争用七年时间基本解决八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主要减贫政策包括:(1)增加扶贫投入,明确“四个到省”扶贫工作责任制。(2)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到村到户多元化扶贫措施,建立综合性减贫政策体系。(3)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到2000年,这一扶贫攻坚计划目标基本完成,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从2001-2012年,瞄准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的参与式减贫战略。这一阶段减贫战略集中体现在两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安排上。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战略要点包括:确定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全国确定15万个重点贫困村,扶贫工作重点下移到村,实施“一体两翼”减贫战略(也就是以整村推进为“一体”,以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为“两翼”),这一阶段贫困人口继续减少。第二个十年扶贫纲要(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其战略政策要点是: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832个县作为扶贫主战场,开发式扶贫方针和扶贫到村到户方式是这一阶段减贫的主要策略。从2001至2012年,解决贫困群体温饱问题取得新进展,而且区域、城乡差距扩大趋势有所遏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减贫发展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主要的战略及政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抓。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方略为指导,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三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四是更加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注重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注重改革创新,注重激发内生脱贫动力,注重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结合。至2020年初,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为解决贫困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为以救济性为主的减贫战略政策提供支撑,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普遍性缓解。1994年以来,国家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程度明显改善。统计数据表明,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人,比1985年末减少5.6亿多人,下降了85.0%;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比1985年末下降了68.1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党中央明确了脱贫攻坚的具体目标,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构建了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指引下,近8年的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是脱贫攻坚直接减贫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年均减贫1335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2019年末的0.6%。未摘帽县减少到2020年的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二是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营造了全社会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通过在基层组织抓党建,有力有序地推动了贫困识别、精准帮扶、贫困考核退出等工作,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结对子”,既推动了西部地区的脱贫攻坚,也实现了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时机关干部在精准帮扶中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和贫困地区,构建了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干事本领的新平台。贫困人口也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激发了内生动力,培育了自我发展能力,为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三是促进了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构建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如“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 县) 落实”的合力脱贫攻坚责任体系;针对多维致贫因素所创建的“组合拳”政策体系;与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相适应的扶贫投入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动员体系;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督查体系;要求确保真脱贫、脱真贫的考核体系等。一方面是创新完善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精准识别,开展建档立卡,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贫困识别的准确率,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累计从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选派300多万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坚持因人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国家确定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各地科学制定脱贫计划和滚动规划,开展第三方评估和贫困县摘帽核查,保持政策稳定提升脱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形成发展与时代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1949-1978年),中国减贫战略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改变普遍贫困的面貌,主要手段是进行土地改革,组织动员发展生产,建立低水平、普惠性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减贫战略是通过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减贫,实施专项扶贫计划减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全社会总动员,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探索中丰富发展,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形成发展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基本形成。主要包含以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党对减贫工作的领导,确保扶贫减贫事业的统一性高效性。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率,激发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减贫的积极性,从而为大规模减贫战略实施夯实基础。三是坚持经济快速增长与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同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出台实施多样化扶贫政策。一方面经济发展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增加、国家财力的增强,为国家实施专项减贫计划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国家通过在农村土地、农业生产支持、农村综合发展、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为实现大规模减贫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四是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减贫战略。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减贫目标及任务,不断丰富发展反贫困战略内容,把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为大规模减贫战略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五是坚持创新完善开发式扶贫方式方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减贫与促进区域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结合起来。六是坚持把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核心。把政府力量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把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确保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减贫工作以攻坚战方式展开。这一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不断丰富发展。一是从党的根本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战略高度,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战略地位。这就进一步凸显新时代减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为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全党全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发展提供了遵循。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这“六个坚持”是经过大规模精准扶贫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无疑丰富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内涵。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全球减贫合作的方向,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良方”,第一次全面呈现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价值追求。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依然还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从现阶段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丰富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减贫理念,坚持精准扶贫,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用好管好扶贫资金,坚持严格考核评估制度,坚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新时代脱贫攻坚形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成为深化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时代特征

实践证明,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中国乡村发展的深刻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有力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有益探索,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推动。经过近8年的精准扶贫、5年的脱贫攻坚战实践,新时代脱贫攻坚已经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新时代脱贫攻坚促进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从经济上看,高强度、集中性投入,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促进贫困地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内需,改善了发展基础和环境,提升了人力资本,拓展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从社会治理层面看,大规模派驻驻村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大量基层干部集中开展精准扶贫,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高,激发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为社会治理体系优化奠定了基础。从生态保护维度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生态保护脱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友好型措施,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从文化建设维度看,精准扶贫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内生动力的激发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许多扶贫扶志扶智模式,补齐了贫困地区文化发展的短板。

2. 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是必须补齐的最突出短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在脱贫攻坚战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贫困治理法制化、规范化,这是国家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在脱贫攻坚中,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开展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专项治理,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多元化立体式的考核评估体系,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真脱贫、脱真贫,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党管党措施的作用及其实践路径。

3. 新时代脱贫攻坚是“四个自信”的有力彰显。中国扶贫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性。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之所以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之所以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谱写了人类历史上贫困治理的辉煌篇章,正是由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换言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巨大成就,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社会大同思想、富民思想以及扶贫济困思想等,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4.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智慧和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及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经验和模式,经过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检验,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可以为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必将在全球减贫事业中发挥指导作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我国要比联合国确定的在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时间提前十年,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将为全球各国反贫困斗争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全球价值与世界意义

贫困问题一直困扰人类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减贫成就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意义,实际上已超出了具有地域性的特殊性,呈现出了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普遍规律性,为别的国家和民族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贫发展道路提供了参考,因而具有了世界意义。

1.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辉煌成就为全球减贫树立了样板。按照每人每天1.9元的国际贫困标准,1981-2015年中国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了87.6个百分点,较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下降快55.4个百分点,加速了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进程,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召开时,发贺信称赞中国的减贫方略:“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2.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在减贫中更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了典范。中国政府在减贫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一是发挥财政扶贫投入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引导金融保险、社会资本等多种资源进入贫困地区、进入减贫领域。二是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管理体制,促进多层级政府间的有效协作,聚集扶贫力量。三是制定贫困识别、贫困干预、贫困退出以及脱贫成效评估等标准与流程,主导扶贫脱贫全过程。四是健全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口脱贫凝聚更大动力。显然,这些经过成功实践检验的做法,具有普遍性,可供相关国家政府推进减贫事业借鉴。

3.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世界解决贫困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从实现脱贫的有效性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的减贫路径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综合性。发生贫困的原因往往是多维的,导致贫困的因素也是多样化的,这就决定了贫困问题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可见,采取单一减贫措施难以解决多种原因造成的贫困难题。而中国的减贫举措是,以需求为导向,推动综合性扶贫思路和精准性扶贫方法的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供给与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机衔接,综合性地消除致贫因素,整体性地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二是精准性。中国脱贫攻坚以精准扶贫为基本方略,首先解决好贫困识别这一世界难题。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组织动员群众参与结合起来,以确保贫困识别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目标,逐步形成自上而下(指标规模控制、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有机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实践证明,这套精准识别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瞄准问题。

4.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丰富发展了国际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力量,精准施策,综合性帮扶贫困人口脱贫,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与区域整体发展互动,具有反西方“涓滴理论”的含义,对其中蕴含的做法进行学理性分析,无疑将促进反贫困理论的拓展。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通过“智”“志”双扶,激发脱贫主体内生动力。以精准扶贫方略为核心,建立了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的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模式,从多个层面拓展了中国农村反贫困理论,这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的扶贫脱贫方法,对于推动国际贫困治理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前进方向与发展趋势

2020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但是,从发达国家发展实践和中国减贫的历史和现实看,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并不意味着中国贫困问题的终结,因为解决的仅仅是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现象将长期存在。也就是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减贫工作将进入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新阶段,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将继续在解决中国相对贫困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1. 设立脱贫攻坚过渡期。设立脱贫攻坚过渡期的目的就是巩固脱贫成果,确保不出现大规模返贫。一是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特别是要继续发挥相关的政策扶持、帮扶力量、资金支持等作用,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等“四个不摘”的重要指示。二是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降低这些人群的脆弱性,避免返贫。

2. 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一是要凝聚共识。脱贫攻坚只是消除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仍需要为之不懈的奋斗。二是将减贫工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项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将减贫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全面脱贫成果,有利于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面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建立稳定减贫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要立足当前,面向长远,与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期性相适应,久久为功。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与缓解相对贫困的艰巨性复杂性相适应,标本兼治。推动法制化减贫,不断推进国家减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020年后中国减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缓解相对贫困,根本目标是实现由“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全面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只有内生动力的形成,才有稳定脱贫的实现。主要方法和途径一是实施精准帮扶。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开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试点试验,为面上积累经验。 

(二)中国特色减贫发展道路的发展趋势

1. 未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将进一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这些制度优势在脱贫攻坚中的做法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较真碰硬考核评估。

2. 未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发展将更加体现减贫与发展的融合。集中体现在: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与脱贫攻坚相互促进,通过观念、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的有效衔接,全面激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和新增贫困人口,持续缩小区域和全体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未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发展将呈现阶段性特征,不同战略阶段完成不同战略目标。未来十年,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十四五”规划时期为第一阶段,主要目标是:前三年(2012-2023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返贫现象和新增贫困人口得到有效防止。后两年(2024-2025年)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中国特色解决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 全体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相对贫困明显缓解。“十五五”时期为第二阶段。减贫战略、政策框架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稳定减贫长效机制,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层组织得到新加强。

4. 未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发展以相对贫困治理为目标,战略路径更加丰富。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坚持共享式县域发展治理模式,坚持共享式乡村振兴模式,坚持精准帮扶方略,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融合,坚持与发展水平相当的资金投入,坚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提升区域和群体的脱贫内生动力,坚持推进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未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发展要以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构建更加完善的战略制度体系。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主要是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健全工作机制,开展有效培训,提升贫困治理能力。三是加强专业机构能力建设。保持扶贫机构稳定,把驻村帮扶纳入扶贫机构管理,加强各级扶贫人员的能力建设。发挥社会工作在减贫中的作用。四是完善政策影响评估体系。通过科学、全面评估,促进政策完善,提供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

6. 未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发展需要进行战略推进。从战略对策看,主要包括:一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相对贫困治理能力。二是产业发展政策可以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倾斜,为区域间协调发展奠定基础。三是着力转变各级扶贫领导干部的贫困治理理念,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精准扶贫能力。四是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提高贫困治理效能。

7.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发展需要处理好五大战略关系。一是区域与群体的关系。既要坚持精准扶持到村到户到人,又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为稳定脱贫提供支撑。二是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由于相对贫困的流动性更加凸显,统筹推进农村和城市贫困综合治理一体化的必然性更加突出,客观上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解决好流动人口的相对贫困治理问题。三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社会参与相对贫困治理机制。四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欠发达地区和相对贫困群体是国家发展全局的一个部分,治理相对贫困必然需要把相对贫困治理摆在治国理政的适当位置,把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缓解相对贫困,必须在国家现代化发展框架下,把减贫战略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五是国内和国际的关系。中国减贫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扶贫特别是脱贫攻坚为全球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要发挥扶贫这一重要的软实力的作用,就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总结经验,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把中国减贫放在全球减贫发展中来谋划、来推动。(作者为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扶贫办-北京大学贫困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黄承伟)